【中华成语故事】287 分庭抗礼 ... 历史
小鹿出装,2014亚足联挑战杯冠军,qq飞车情侣名字大全
成语
分庭抗礼,古代宾主相见,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,表示平等相待。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、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。出自庄周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万乘之主,千乘之君,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。”
典故
春秋时期,孔子与弟子在树林中弹琴,一个白发老翁专心倾听。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,老翁向子路、子贡打听弹琴的老人的情况。子路和子贡说是“鲁国的君子孔子,以忠信、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。”老翁却说孔子偏行仁爱。孔子十分虚心,向老翁求教。渔夫对孔子说:“所谓真,就是精诚所至,不精不诚,就不能动人。所以,强哭者虽悲而不哀,强怒者虽严而不威,强亲者虽笑而不和。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,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,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。真在内者,神动于外,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。从此用于人间的情理,事奉亲人则慈孝,事奉君主则忠贞,饮酒则欢乐,处丧则悲哀。”说完就跳上小船,独自划船走了。孔子恭送老翁。
子路对孔子不理解,孔子说“遇年长的人不敬是失礼,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。不仁不礼是祸根。所以遇到贤人必须真诚礼遇,不能分庭抗礼,那就失礼了。”
相关
孔子(公元前551年-公元前479年) 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)人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夏邑)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。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,倡导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
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,晚年修订六经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,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人七十二。孔子去世后,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,整理编成儒家经典《论语》。
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。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其人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xz-travel.com/lishi/gylkojmqj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
上一篇: 7月11日亚洲380
下一篇: 它是古代男子腰间的奢侈品,不戴它都不好意思出门
-
[:标签]